對于如何埋葬死者,世界各國的殯葬服務實踐不同,但概念相同,即追求經濟、綠色、回歸自然。俗話說,不同的習俗,同樣的生態葬禮概念。
近年來,中國也開始提倡生態葬禮。生態葬禮一是注重解決城市人口的葬禮問題,二是真正實現與自然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。因此,生態葬禮也是近殯葬管理條例征集意見的熱點。在殯葬管理條例出臺之前,讓我們來看看國外殯葬服務中有哪些生態葬禮。
冰島限制棺材尺寸,螺絲環保
冰島作為一個注重環境保護的國家,對葬禮有非常詳細的環境保護規定,對節約土地的要求非常嚴格,特別是對埋葬品的材料限制,甚至是棺材上的螺絲釘。
冰島內政部對棺材、骨灰盒、土葬和火葬制定了詳細的標準,要求棺材長度不超過230厘米,高度不超過80厘米,寬度不超過100厘米。棺材的主要材料必須是木材、紙板或中密度纖維板,以便在墓地土壤中分解,不含阻礙自然降解的物質。整個棺材的金屬含量不得超過200克。
該規定還要求,用于埋葬的棺材必須用粘合劑密封,棺材所用的粘合劑、棺材把手、裝飾品、棺材涂料必須用可分解材料制成,甚至棺材蓋上的所有螺絲都必須用可降解塑料制成,不得添加鋅、銅等金屬裝飾。石頭、礦物棉、塑料等產品不得放置在棺材中。
提供殯葬服務的殯葬公司必須提供上述所有材料的信息。墓地有專人負責檢查。如發現不符合要求的項目,將向墓地經理報告,決定是否接受下葬申請。
澳大利亞生態焚燒,GPS定位埋葬點
由于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和喪葬對土地需求的增加,澳大利亞也出現了“墓地荒”現象。殯葬用地短缺已成為澳大利亞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。
澳大利亞提倡綠色葬禮,也被稱為生態葬禮。這種葬禮與傳統墓葬較大的區別是,尸體沒有化學物質,死者在葬禮上穿的衣服和棺材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。這樣,棺材和死者的衣服在埋葬后就會被土壤“消化”,從而消除化學物質和衣服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。
此外,為了滿足宗教或民族習俗,殯葬服務將采用“生態焚燒”,即尸體經化學處理后變成可降解骨灰,埋在地下,有效減少了火葬的碳排放。傳統意義上的墓碑也可以在生態葬禮中取消,人們可以在葬禮地點放置一個全球定位系統(GPS)發射裝置。死者親屬每次來時,可使用手持式衛星定位系統確定埋葬位置。
巴西家族共同埋葬,墓地環境評價巴西里約熱內盧和其他大城市一樣,人口眾多導致土地面積不足,現在很難在城市墓地找到墓地。走在墓地里,你經??梢钥吹饺藗兲е撞穆裨?,為什么還有地方埋葬呢?結果證明,巴西的墳墓通常是一個家庭共同埋葬的墳墓。一個家庭買了墓地,全家都可以享受,殯葬服務人員通過深度放置棺材,不增加土地面積。
巴西是一個非常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。所有企業和工廠都需要通過環境評估,并有環境許可證,墓地也不例外。2003年,巴西頒布了一項專門針對墓地的法律,規定所有墓地都必須有環境保護證書。當時,該法律只對2003年以后建造的墓地有效,到2008年,該法律的有效范圍將擴展到所有墓地。
首先是墓地,法律規定不得在自然保護區內建設墓地;在一些重建的再生林區、地下河區和為居民提供飲用水的水源附近,不得建設墓地。為了獲得建設墓地的環境許可證,還需要提供一個計劃,寫明墓地里有多少植物和紀念碑;減緩和控制環境污染的計劃。
根據法律規定,墓坑深應距地下含水層至少1.5米;墓坑應有良好的通風設備,確保尸體腐爛后有良好的降解條件;棺材應使用防止液體流出的材料,不得含有塑料、油漆、重金屬或其他對環境有害的物質?,F有墓地不符合環保標準的,必須在180天內整改或關閉。公園綠地或公共健身區等公共設施只能建在關閉的墓地上。